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4-05-03
您的位置:>> 首页 >> 第八届特教会 >> 交流资料 >>王绍刚名师工作室参加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学员收获与感悟
交流资料
王绍刚名师工作室参加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学员收获与感悟
上传时间:2021-11-16 13:22:46 点击次数:853 次
  

学习新课程  迎接新挑战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李建

2021年10月30日-31日,有幸在王绍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绍刚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视野的开阔,成长的积淀。在这次大会上,课标组核心成员、西南大学廖伯琴教师作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的专家报告。廖老师的报告引发了大家的深思,让老师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廖教授指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开始,我们的课程目标由双基走向了三维目标,从原来只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走向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课程目标由三维目标走向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从关注学生学习什么到关注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三维目标的升华,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培养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要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的视角形成额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在面对一个真实问题的时候,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描述和解释的方式,而物理观念的培养就是要从培养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看世界、解释自然的能力。描述自然、解释自然的过程就需要建构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模型的理想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德关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科学思维的培养能帮助学生物理学的视角来思考我们的世界。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作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一个真实、复杂、未知的实际问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术从物理学视角探索世界。

科学态度与责任指向科学教育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本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从基础上,逐渐形成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这次培训带来的启发和感受是深远的,并将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启发。感谢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专委会、《物理教学》编辑部、重庆市物理学会主办的全国交流活动。感谢王绍刚名师工作室搭建的学习平台,教学研修之路永远在路上!

学习中反思与成长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  龚秀

1030日、31日在王绍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工作室一行10多位老师来到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参加了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通过本次的会议我收获颇丰!

会上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学分委会主任唐挈先生对物理学科提出了建议,其中立足培养目标体现物理学科的责任与担当、着眼改革创新体现物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两条建议引发了我的思考,在如今双减政策之下作为一名物理人如何能做到且做好以上两点?唯有在教学之路上不断的学习与思考,打造出高密度、高思维、高效率的课堂。

要打造三高课堂离不开《物理课程标准》的支撑,于是我认真学习了廖伯琴教授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廖老师对比了三个版本的课标,并提出教学方式急需调整,应多种教学方式融合,注重科学探究教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建议,现场指导老师们如何布置作业。让我觉得自身再一次得到了提升,对新课标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并且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如何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思考世界,真正的教物理是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科学探究、模型构建的方法;知识与方法要有效的落实必须借助具有应用、延伸、典型、引导作用的例题,选用有效果和针对的作业。廖老师的实例讲解,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也时刻提醒着我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思考如何设置教学环节让学生更感兴趣且易懂的学习。

上午最后学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老师的《量子革命现代》,其中量子保密通信让我记忆深刻,让我领略了物理多领域的应用,更有底气告知我的学生们学好物理多有用。

中午是在重庆创新实验布展,把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体现得淋漓尽致。看到各式各样具有物理特色的创新实验教具,惊叹物理人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为优秀的物理人点赞!让我明白了利用实验器材激趣和明显的展示现象是上好一堂物理课的基本前提,也提醒着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自己的动手能力,尽可能为学生争取做一些简单有趣的引入器材或明显的演示现象的实验教具,同时鼓励学生动手做一些物理小制作!

上午的学习不仅提升专业知识,同时还提高专业素养。下午则是实打实的听了两节探究性实验课,分别是育才中学陈青老师的《凸透镜成像》和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史晓玲老师的《欧姆定律》,之后执教教师说课,名师再评课!陈青老师以喜羊羊的大小调节为媒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陈青老师利用自身超强的亲和力引领学生积极思考、紧跟老师的步伐;史晓玲老师则引领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设计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她们的课堂优点太多,那就是真正的名师,值得我学习!

第二天是一系列的专题报告,专题报告都是满满的干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是方法,是手段也是内容,更是发展核心素养的的重要载体,所以学生实验不可被任何形式所替代。八中的田川老师让我眼前一亮,他的阅读之路值得我学习,他以阅读各种教材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学物理期刊上的入门秘诀还是阅读,并在最后指出如果哪位老师能够坚持用5 年的时间系统阅读各类物理教材和期刊,毫无疑问,他将在专业领域突破瓶颈,从而迈向新的阶段。我想在专业领域突破自我,看来从今天起我得学着阅读、试着阅读、坚持阅读各类物理教材和期刊,在阅读中突破自我,发现真我。

学习之路何其长,我将坚持学习,继续成长!

 

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大会体会与反思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  孙超

全国第八届特级教师大会虽然已经落幕,但本届大会带给我的震撼与成长是永远都无法抹去的。

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是全面贯彻党的育人方针的基石,也是培养面对未来中国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重要依托。在第一堂专家讲座中廖伯琴教授首先带领我们再次温故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方法论、科学探究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然后,物理教育改革为什么要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这个问题廖伯琴教授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基础上的升华与凝炼。在老版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注重各种行为动词的达成,而立足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在这些行为动词的背后物理教学是希望培养学生在哪些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在哪些方面的素养。这让老师们更深刻的理解到了这场教育改革的意义。再最后,廖教授还为老师们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讲解了课堂例题、课后练习、单元检测的意义和目的,指导老师们设置习题练习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考察和延续。这无疑为以后我们在习题命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第二堂中国科技大学陆教授关于量子力学、量子计算机的讲座更是让我们领略了前沿科技的发展,也提醒我们要与时俱进,了解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带领学生们在科学的世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中午在11中举行的自制教具展示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震撼于物理界的同仁们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精益求精与对卓越的追求。在观展中,我重点了解了各种教具的设计意图以及他们的制作方式,同时心里也构思这接下来要打造自己的团队,在自制教具这个领域争取做出一些成果!

下午第一堂陈青老师执教的《凸透镜成像》更是让我领略到了深度教学的魅力。本节课用超大凸透镜将喜羊羊的像呈现在墙壁上引入通过现象演示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对透镜成像的思考。带着疑问,老师再次引导学生在用自己手中的透镜和光屏让喜羊羊成像,并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像的大小有所不同。在基于现象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疑问,透镜成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整节课的探究都渗透了基于真实情景的现象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也是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出,培养了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是本节课设计的亮点之一。

下午第二节《欧姆定律》第一课时构思巧妙,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史晓玲老师带领学生完成是对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探究。整节课的设计因教学内容量大不得不有所取舍,而舍得的艺术在本节课体现的很完美,使得这节课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突破。不过本节课的设计还可以更大胆一些,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器材,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对比哪一种方案更好,这样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会更有帮助。

当然第二天的讲座也是让大家收获满满。其中最另外印象深刻的是田川老师对于教学研究的讲座,多读书,无论是著作还是期刊,是我们成长最好的捷径,这是在这堂讲座中让我感触最深的。的确,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作为人民教师,我们需要让自己沉下来,多看,多学,潜心研究!

参加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之体会

重庆市人和中学   杨瑜

2021年10月30-31日,在王绍刚名师工作室支持下我有幸参加了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留给我的影响却很绵长。

阅读是提升教学的有力武器。廖伯琴教授的讲座给我指明了今后教学和研究的方向不能仅限于初中,而应该扩大到高中。物理知识是有连贯性的,初中和高中本就分不开,作为一线初中教师,更应该研读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中物理教材,能够更好的组织好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侧重点。廖伯琴教授也举例讲解了高中教材的编写结构,这让我在自己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教材结构的思考,细化物理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建立过程,重视教材课后习题的顺序和内容。同时,重庆八中的田川老师也带给我关于教材研读的新思路——研读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各个版本的教材,不同的教材对于同一概念的讲解都是有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可以让作为老师的我更深入思考物理概念,形成更广阔的物理观,可以更加生动的表达出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局限在一本教材的束缚中。

科研是支持教学的后备力量。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科研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经过体会反思之后,实践才能更出色。一线老师普遍脱离了科研,觉得科研很遥远,而管曙光教授的讲座告诉我科研源自于教学,不是为了发表文章才搞科研,而是因为教学中有收获反思才逐步形成了研究内容。目前新兴的研究方向量子力学也必须成为物理一线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的方向之一,这些前沿科技有助于在自己教学中拔高教学的态度,升华科学态度和责任。

观摩学习是推动教学的有效方法。听了本次大会的两堂观摩课,受益匪浅,无论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巧妙设计,还是欧姆定律练习题的精心准备,都是以后我的努力方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生动的课堂互动、机灵的课堂表现等等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都是老师们经过精心打磨的,引人入胜的课堂表现让一节40分钟的课更加深刻,这样的课堂是我未来学习的榜样。正是这样的观摩学习才让我可以向优秀的老师们取经,把好的桥段和设计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再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因地制宜的改进,我的教学自然而然会更加灵动。

实验是最好的方法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 王梦荻

20211029——31日,在南岸区十一中举办了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作为九龙坡区王绍刚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有幸获得了跟随王绍刚老师参会的机会。但由于学校工作的安排,30日一整天需要在学校参与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的监考工作,因此失去一天的学习机会,深感遗憾。但31日上午的参会经历,还是让我不虚此行,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

31日上午的讲座中,介绍了一个自制的实验装置,对原有的轨道小车装置进行了改进,让我印象颇深。改进过程中,创新性地使用了家居材料中窗帘滑轨来作为小车的轨道,既减小了摩擦力,又固定了小车的运动范围。改进后的装置,不仅可以与打点计时器整合,又可以与朗威数字实验系统整合,可以完成测量加速度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和质量的关系等多个实验,可谓一举多得,用简单的材料解决复杂的问题。虽然这些都是高中实验,但对实验装置的改进思路,也给了我不少启发。

紧接着,黄全安院长的发言将实验这个主题推进到高潮。黄院长以依托物理基地建设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为题进行了讲解。物理基地的建设是个长期工程,先后经历了申报答辩考察设计评审招标建设验收,历时五年,终于建成。建设思路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是六个思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理念;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程基地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程基地中转变;基地与互联网+”融合、与科技教育融合、与多学科交叉融合;课堂在基底、实践在基地、创新在基地、发展在基地;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动手体验与动脑思维相结合、探究实验与模拟实验相结合、面向全体与特殊群体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学环境人文化、课程开发项目化、课程资源数字化、学习组织社团化、教师研修协同化、基地管理专业化。

其中,关于物理模型的构建,黄全安院长提到,他们做的工作有:重点内容专题化、难点内容模型化、疑点内容微课化。这三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几点不仅使用于实验,也适用于平时的教学工作。

实验无疑是物理学习的核心方法,但想在日常的教学中实现完全实验化,对我来说确实是一大难题,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可能对学生考高分有所帮助,但想让他们真正学懂物理,真正对物理感兴趣,实验是必需亲手做,而且要很深入地思考和反思。我想,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工程,但必需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心得体会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   陈橙

    10月30日到31日,我有幸以王绍刚名师工作室学员名义参加第八届全国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的学习。虽然只是短短一天半的时间,但我觉得再次拓展了我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实充而愉快,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理论知识水平上和教学方法与技巧上都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特别是在理论方面有了质的提高。尤其是最后,廖伯琴教授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使我对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尤其在解读过程中,廖教授利用具体案例说的明如何将理论具体落实在教学和课后巩固中,让我更形象具体的知道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

其次,经过这次会议,促使我深刻的反思自我的物理实验教学。在闭幕式上,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实验就是求实求真。看到会上各位老师分享的创新实验,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让我让反思为什么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没有这样的举动。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时,我会准备几个自制小实验,例如:覆杯实验、浮沉子等,但从没想过创新改进。或许这是因为面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总是习惯倾向于理论分析解决问题,而未想过如何改进可以使实验效果更加准确、直观和明显。在参观完创新实验教具后,我尝试制作关于大气压强的希罗喷泉。动手过程前,我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希罗喷泉的理论是比较简单的大气压强的内容,但是动手后发现从打孔固定吸管到解决气密性都是成功的关键。所以只有平时求实求真的完成实验,才能发现问题,进而改进实验,进行创新。

第三,教师要有开放性的理念和开放性的设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重科学探究式教学,而不是限于教师一人的单向设计和教授。所以,本次会议中的两节初中展示课《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的教学设计让人印象深刻。首先是陈青老师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利用凸透镜成喜羊羊的像引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整节课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到合理猜想再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步一步进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尤其是学生在猜想成像特点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到了凸透镜焦距,并通过和教师一起共同完成实验,得到结论。这是平时教学中很少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平时教学,我们会更侧重探究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对于焦距的影响更多是通过特殊光线作图分析。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质是最先指出和焦距的关系,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而《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这一节,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验器材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直接将引入和猜想相结合,极快的开始新课教学,这一处理方式更贴近平时教学。

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对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经过本次会议,我看到了教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严谨的教学态度,授课的专致。看到了同行们认真钻研与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看到了自我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会对自我每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我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多钻研,敢创新,在科学教育方面做出自我应做的贡献。

王绍刚名师工作室参加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

学习体会与反思

重庆育才成功学校  周凤

秋风送爽,枫叶金黄,春华秋实,收获希望。在区教研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绍刚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的成员参加了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这是一个较大的学习和展示平台。

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廖伯琴教授解读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从她的解读中,她对比分析了2003年版、2017年版和2020年修订版的差别,让我对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教学方式应该多种教学方式融合,重科学探究式教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在双减背景下,廖教授结合教学实际案例,我知道在我的教学中,课堂中的例题应侧重应用、延伸、典型、一般、引导性,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作业应具有巩固、应用、评价、发展和延伸作用,单元检测题应侧重巩固、应用、发展、延伸、综合、深度、全面。这些总结于我的教学非常有益,我将在教学中合理选择。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的报告《量子革命 现代物理启示录》中,我了解更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和在生产、生活的作用,量子保密通信对比光纤通信的优越性;量子计算促进计算机改革更加高效、便捷等。

初中物理组陈青老师进行了生活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展示课,以喜洋洋的大小调节为媒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陈青老师的课堂设计具有亲和力、执行力强、问题导向强、学生主体等特点,虽然课堂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都巧妙化解,这些是值得学习的。

从我校教研组长李鸿对陈青老师课堂点评中,再一次学习了我们组生活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三性四化五度七步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教研员阮享彬老师在评重庆市第十一中老师执教的《探究欧姆定律》的教学时,分享了教学与艺术同生、高效同乐学并存的观点,与其把学生当天津填鸭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陶行知,上课要讲究舍得的艺术,在设计一堂课时应注意调节好探究内容与时间分配、方案器材与探究目标、师生角色与方式选择、探究任务与素养提升的关系,为我今后的实验教学起指示性作用。

创新实验布展中,看到了很多新奇的、简单易教学、化难为易的创新教具,具有实用、精、简、创新的特点。我们组展出的光的反射激光打靶教具、光的反射教具演示仪特别受小朋友的青睐,也让物理同仁们爱不释手,这说明我们的教具是成功的,这激励我们继续将生活化教具持续做下去。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教学大佬的力量具有指引性,一群人的力量才是强大的。感谢工作室、感谢王老师提供给我们宝贵的学习机会,每一次的学习都对我今后的教学有指导性,我将取其精华,付诛实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学习体会与反思

重庆市人和中学卢晨蕾

2021.10.29日到10.30日两天时间,在王绍刚名师工作室的培养安排,我有幸参加了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两天的学习期间内容充实,收获满满。

10.29号上午,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廖伯琴教授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解读。下午,观摩了育才中学陈青老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重庆市十一中学史晓玲老师《欧姆定律》两节示范课。两位老师的课,教学设计新颖,对教材充分进行拓展但不加深,创设真实情景与生活联系,使课堂教学非常鲜活。教学中突出教学的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都是需要我学习提高的地方。

    10.30号听取了6位名师的报告,场场精彩,受益匪浅。首先是重庆市教科院中教所周智良所长作了《重庆市中学物理重点学科建设实践与探索》专题报告,彰显重庆物理人的研究能力和团队精神。第二专题报告是江苏省教科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叶兵副主任的《高中物理实验素养考查的几点思考》,围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的本质,厘清四大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位,第三专题报告是昆明市五华区教体局赵坚副局长的《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与评价策略探讨》,命题策略与核心素养水平对接。第四专题报告是重庆市第八中学物理教师田川老师的《如何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第五专题报告是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物理教研员黄晓标的《实用性高中物理实验的研制》,第六专题报告是重庆市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黄全安副院长的依托物理基地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

一、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并力求教学方法的创新,创设真实情景。课程要还原物理的本真、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生活与物理相结合,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对教材充分挖掘利用。向做出报告的重庆市第八中学物理教师田川老师学习,大量阅读,阅读古今中外的教材,期刊,挖掘物理本质。

三、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四、注重实验教学,物理的知识都是源于生活,如何将生活物理化,最合理的方式就是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提炼本质,再通过抽象思维,达到理论高度,简而言之,物理教学要重视这种呈美析理的过程,而不单是一个结论或结果。

五、注重作业习题教学设计,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物理思维的有效方法。物理教学要把学生的思维水平从经验水平阶段提升到初步的理论水平阶段,从而具有初级的科学思维水平,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应当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的习题教学也应当分清层次,有序开展,切不可拔苗助长,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

学习体会

渝高中学 邹觅

20211030日,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举行。而我非常荣幸的在我们龙九坡区物理初中物理教研员王绍刚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这次会议,获得了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

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是为中学物理教学、教研人员打造的高端交流平台,旨在凝练物理教育专家的教育智慧,交融物理教育教学思想,以期推动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理论建设,发现和培养中学物理教学领军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质量。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会议每四年举行一次,今年会议的主题是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和名师的责任与担当本次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主要包含大会报告、现场展示课、名师教学思想交流、创新实验展、专题报告、教研论坛和物理学科教研基地名师工作室交流几大议题。

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学分委会主任唐挈先生致辞。唐挈先生对物理学科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立足培养目标,体现物理学科的责任与担当;二是着眼改革创新,体现物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三是着力辐射引领,体现特级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唐先生期待物理特级教师大会这个平台发现、培育更多物理帅才型教师,为中国物理教育事业起好带头作用。对此,我深受感染,觉得自己一定要不断学习,努力成长,向物理帅才型教师靠近!

接着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廖伯琴教授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解读。廖教授先对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她对比分析了2003年版、2017年版和2020年修订版的差别,就课程方案、课程结构、课标前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廖教授根据教材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总结出了课程标准的五个特点:一是凝练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是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基础性与选择性;三是假期科学实践,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四是划分学业水平,引导教学方式的改革。我虽然是一名初中物理教师,但也深知应该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能力,了解和学习高中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对整个中学物理课程才会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对初中的物理教学有这非常深远的影响。廖伯琴教授根据教材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进行讲解,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带来的精彩报告《量子革命 现代物理启示录》。陆教授首先结合保龄球游戏介绍了量子的基本性质,随后分享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历史,即第一次量子革命和第二次两个革命,两次革命对人类在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工业、军事中的作用;量子保密通信对比光纤通信的优越性;量子计算促进计算机改革更加高效、便捷等。通过陆教授的讲解,让我对量子技术等科技前沿技术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拓宽了我的眼界。

最受启发的是各区的物理教师在赛课活动中的自制教具的展示研讨活动,这些教具可视性强,实用性高,脑洞大开,引人入胜。让我感受到用心做物理的物理教师们才是平凡而伟大的强者。最后观摩了各名校物理教师执教课堂,现场学习,感受他们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启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后各种思维的碰撞,更加激发了老师授课的灵感和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让我深刻的体会了教学相长。同时也更加明白重任在肩,我将努力提升自我,向平凡而伟大的强者们靠近!

参加学习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

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的感悟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何正明

20211030日早上8:00,我们在九龙坡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绍刚主任的带领下,来到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参加第八届全国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收获巨大,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本次学习的感悟:

1.讲座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廖伯琴教授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解读。廖教授用生动有趣的教材实例为我们解读课程标准中的物理观念的形成,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的设计,科学责任与态度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明白如何上好一堂物理课,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让学生养成并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也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双减背景下,廖教授也在作业的设计上为我们做了指导:巩固——应用——评价——发展——延伸,为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习题及例题设计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2.在下午的初中物理课堂展示中,观摩学习了重庆育才中学陈青老师带来的《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及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史晓玲老师带来的《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两节课堂上老师们都展示出来新课标要求的多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设计实验,合作探究等环节都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课堂讨论交流学习的氛围浓厚,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

3.这次活动中还有很多的创新实验器材的展示,物理老师们把我们很多通过说的实验,真正的做了出来,且实验效果明显,勇于动手,例如: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的改进、空气炮的放大、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改进,产生感应电流实验的改进、光的反射教具的改进等等,第一感觉震撼,让我收获颇多,实验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必须动手操作,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周智良所长做《重庆市中学物理重点学科建设实践与探究》的报告,作为一名重庆物理人,能在这么一个温馨的学科组里工作学习是感觉到多么的幸福,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很多的平台,建立工作群,让我们所有老师都可以相互学习。重庆市第八中学的田川老师对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报告让我收益匪浅,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老师如果能够连续五年的时间系统阅读各类物理教材和期刊,毫无疑问,他将在专业领域突破瓶颈,从而迈向新的阶段。这也是正是我所欠缺的,希望我能坚持学习,突破自己,让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两天的学习,收获颇多,自己也深知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在王绍刚主任的引领下,为我们搭建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我相信我一定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参加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

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心得体会

杨家坪中学C区 李晓艳

2021年10月31日,参加了由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编辑部和重庆物理学会共同主办、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承办的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明确了物理核心素养的内容,凝练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从双基走向三维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物理观念的形成和运用是一个立体问题,需要我们打开思维进行概括。“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科学思维就是架构一个说出、应用、选用、转化、化简的升级过程,从而建设一个知识、能力、情感、素养、生活的深入体验。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 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作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 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 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主要包括问题、 证据、 解释、 交流等要素。“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任何领域我们看中的首先都是科学态度与责任担当,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开展态度与责任的教育是一个大课题。目前没有严格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和发现。如果说主动是一种态度,那么配合就是一种责任;如果说严格是一种态度,那么严谨就是一种责任;如果说争先是一种态度,那么引领就是一种责任。

二、对物理学科的思维方式的掌握

物理现象和过程却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假设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独立作用原理等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

三、对物理实验研究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主动探究。学生实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因此,在教学中可把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以此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思路,让学生由学知识变为主动探索自然规律,对知识学得更扎实更牢固,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这就要求我们对书本知识进行升华,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但不能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范围,即设计实验必须切实可行,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进行探索研究,正确处理实验结论的一类实验形式。

学习心得感悟

重庆育才中学校 田瑶

2021年10月30日,作为王绍刚老师名师工作室成员很有幸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举行并面向全国直播,本次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编辑部和重庆物理学会共同主办,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幸参与这样的会议,收获颇丰。

在这次的会议主要包含了大会报告、现场展示课、名师教学思想交流、创新实验展、专题报告、教研论坛和“物理学科教研基地”及“名师工作室”交流几大议题。

在2021年10月30日的上午举行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周智良所长主持。其中唐挈先生的发言让人印象深刻,唐先生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对物理学科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立足培养目标,体现物理学科的责任与担当;二是着眼改革创新,体现物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三是着力辐射引领,体现特级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奋斗在一线物理初中教学的我们而言,唐先生的发言和建议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物理教师的教学不能只是粗浅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还应该将教育融入其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既包含了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培养学生相应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教师要关注科技前沿知识,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自己时时做创新创造之人,方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之后会议由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廖伯琴教授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解读。廖伯琴教授强调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教学方式应该进行调整,应该多种教学方式融合,重科学探究式教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同时,廖教授结合当下“双减”背景,现场指导老师们如何布置作业,如何设置例题和单元检测题等。廖教授的报告理论结合教学实际案例,深入浅出,使我们收获很多。

接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带来的精彩报告《量子革命现代物理启示录》。陆教授首先结合保龄球游戏介绍了量子的基本性质,随后分享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历史,即第一次量子革命和第二次两个革命,两次革命对人类在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工业、军事中的作用;量子保密通信对比光纤通信的优越性;量子计算促进计算机改革更加高效、便捷等。通过陆教授的讲解,参会老师对量子技术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14:00-14:40由重庆育才中学初中物理组陈青老师带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展示课,陈老师的课堂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景,激趣引入:以“喜洋洋”的大小调节为媒介,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快速而高效的引入到了课堂。

第二个环节:建构概念,合作探究。该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结合课前激趣情景,认识凸透镜成像,知道物距和像距。让学生动手呈接到倒立的像,从而为后续实验探究猜想凸透镜成像性质与什么因素有关做下铺垫。第二个部分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与什么因素有关,师生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是否与透镜的焦距有关,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是否与物距有关。

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布置作业。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课前遗留下的问题: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像,什么时候得到放大的像。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光路作图的纸板让学生课下利用光路作图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陈老师为了突破教学的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还自制了凸透镜成像光线作图演示仪。这样的课堂为听课的教师们带了超强的视觉盛宴,既感受到了陈老师极强的课堂把控能力,也感受了重庆育才中学初中物理组的生活物理教学理念,收获颇丰。

接下来的课堂同样也收获颇丰,在下午举行的创新实验教具中,自己得以一饱眼福,参观到了很多老师们的创新作品。

通过本次活动,自己对课程标准和科技前沿技术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走出去,方能收获特级教师、教学名师的独到眼界,拓宽视野;共交流,才能凝练教学智慧,深化中学物理课程改革!走出去,共交流,促成长!感谢王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外出学习机会,能有这样的机会自己倍感珍惜。相信在王老师的带领之下,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会有更多学习参观的机会,成员们的专业技能和眼界也都能更上一层楼。

培训心得

高新育才学校  刘宇

2021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举行。作为九龙坡区王绍刚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有幸参与了这次盛会。这次会议有许多专家、学者、名师大咖进行了分享,干货满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反思与优化让我的收获沉甸甸。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学习路上永葆初心

自从走上教学岗位,我的学习模式已经逐步的固化,所有的学习带着功利的目的,所有的学习都与课堂教学有关。量子物理感觉已经离我越来越远,因为平时的教学不会用到,这次的培训在次听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带来的《量子革命 现代物理启示录》精彩报告,有种陌生的熟悉感。偶尔讲到相关的知识时会把大学所学的量子力学给学生提一提,听了陆教授的报告才发现原来量子力学已经走得很远,也已经离我们很近了。科技的前沿离不开物理,除了航天大事件,还有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安全等也是在服务着生活和改变着生活。不管是否有当前利益,都应该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只有不断注入新的知识与“灵魂”,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把时代信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做学生求学路上的领路者,以自身的价值观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二、顺应时代潮流,做研究的有心人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沿用至今已有10年,三维目标早已深入我们的心里,伴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责任四大版块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学习目标已经慢慢浸润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

培训中,西南大学科学廖伯琴教授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解读。廖教授先对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她对比分析了2003年版、2017年版和2020年修订版的差别,就课程方案、课程结构、课标前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然我感受最深的是对于练习的研究,练习可分为例题、节练习、章练习、单元练习的设计。

例题应该侧重应用和知识点的延申,应该做到典型例题示范,引导到一般模型;节练习应该侧重巩固本节的知识点的应用变形,做到直接初步,由浅入深;章末练习应该侧重巩固、应用、发展、延申,做到本章知识的综合深度全面练习;单元检测应该侧重评价和延申功能,难度适中、以激励发展为终极目标。

每一道练习题的布置都应该是经过老师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既包含着老师的智慧,也包含着学生的期望。在当今的双减政策下,高效率的课堂,高质量的练习都成立我们研究的重心。

廖教授根据教材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总结出了课程标准的五个特点:一是凝练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是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基础性与选择性;三是假期科学实践,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四是划分学业水平,引导教学方式的改革。

三、汲他人之长,充盈课堂之基

30号下午,观摩了两堂高质量的现场课。陈青老师的课堂从引入阶段学生共鸣的动画人物,到成像与物距、焦距的关系,到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自制教具的拓展和延升,每一处的设计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整个课堂流程的推进在老师的计划之内,每各环节的收获却都在老师的意料之外。虽然每个老师面对的学生基础可能不一样,但是对我们对教学的专研热情都应该是一样的,只要保有教育的初心,像陈老师一样专研课标、教材和学生,认真落实教学“六认真”,相信每位学生在都能感受到物理的魅力,都会学有所获。

不过分拘泥于知识的完整性,利用每次上课的机会,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规范。从培养习惯到养成习惯,从被引导学习到自主学习,从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科学的态度与责任的培养应该落实到每堂课的教学中。

四、充盈自己,服务他人

万州的王老师,分享了他的基地建设的历程和收获。从接到任务到完成任务,过程虽然充满了困难,他却说他收获满满。基地建设成就了万老师的个人理想,也服务了周边的一大批有需要的师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充盈着自己,也在服务着他人。

希望我也能利用此次机会,充盈着自己,最终也能服务与他人!

 

美好,从遇见开始

——第八届全国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学习心得

陶家中学 卢玲巧

第八届全国物理特级教师代表大会暨重庆市物理名师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山城重庆拉开帷幕。作为名师工作室学员,也有幸亲临现场观摩学习,一切美好,从此刻的遇见开始……

因为遇见,收获丰富的知识

在这里,我遇见了西南大学廖伯琴教授,她作了题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的报告。看似枯燥的题目,廖伯琴教授深入浅出,事例结合,图文并茂地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我们分享,让我们明白教学目标设计时如何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完美融合;让我们体会到作业设计如何与物理核心素养有机结合;让我们知道节练习侧重巩固、延伸、直接初步、由浅入深;让我们了解章末练习侧重巩固、应用、发展、延伸、综合、深度、全面;让我们领悟单元检测侧重评价、延伸、难度适中、激励发展;让我们醒悟教学方式必须调整,多种教学方融合、重科学探究式教学、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因为遇见,所以收获丰富的知识。

因为遇见,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这里,我遇见了创新实验教具展示。我展示了《多功能杠杆》,向到场的嘉宾、老师、学生们展示了我们艰辛研究的教具成果,展示过程反复讲解,口干舌燥,虽然辛苦,但是因为遇见,所以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因为遇见,激发创作的灵感

在这里,我遇见了更多的有创意的教具,尽情的欣赏,尽心的聆听,感受到他们的教具有思想、有创意、有高度、有深意……也激起了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意志,在科学探究的路上永无止境!

因为遇见,开拓辽阔的视野

在这里,我遇见陈青老师、史晓玲老师、周智良老师、田川老师、黄全安老师……真正感受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们精心设计的示范课,他们精彩的讲座,他们深入的物理研究、他们有特色的基地建设,无不吸引着我,他们打开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见识,他们是我的榜样,激励着一路向前!

因为遇见,所以美好!期待有更多的遇见,期待更多的美好,期待更多的收获……成长的道路,永无止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