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4-04-26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课题 >> 市级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育网络教研研究
市级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育网络教研研究
上传时间:2012-02-10 21:42:07 点击次数:7180 次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专项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育网络教研研究

课题编号:  2011-KG-026

课题主持人:周智良            

承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间:2011112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010年秋季,我市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及评价的全方位的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实践,而基于网络的物理教育研究就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纵观目前的物理教育研究现状,会发现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我们的教研活动存在一种倾向,片面强调接受学习,把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教研室的要求强加给一线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一般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唱主角,广大的一线教师只是其中的配角。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在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努力改变自身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教研活动的方式。如何将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到教研活动中来,引导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改变自身的学习方式,培养、锻炼一支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为我市新一轮的课改提供优质师资力量的支持。

2、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重庆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山峡库区、边远县区与主城区在物理教研、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导致物理教学质量的发展极不平衡。为了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庆市政府在《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了统筹城乡教育格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市、区教研部门组织的送教下乡,城乡学校对口帮扶等,整体看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受益面不高。随着我市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各区县、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重要,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地域、时间、经费等的限制,广大教师的横向交流不畅、教研信息获取不广、在职学习交流不够,培训会、研讨会仅起到了在“点”和有限的“面”上交流的作用,而缺乏全局意义。

3、教育信息化和教师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并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网络的需求,尤其是广大教师,已经不仅仅限于聊天、游戏、查找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等一般性的功能,进行即时的在线研讨,与专家进行点对点的零距离交流以及和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就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切磋已经成为教师群体共同的需求。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方便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研修、学习,真正打造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

为此,我们提出利用网络为平台和推手,建立“物理青蓝网”,构建一个面向全市的统一、高效、开放、共享的中学物理信息交流平台,组建城乡一体的网络教研体系。利用网络优势,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整体提升我市中学物理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使广大农村学生都能和城市学生一样享受最好的师资,缩小城乡差距,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平等化,全面提高我市物理教育教学质量。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网络教研从2000年以后在全国各地慢慢的开展起来的,网络虚拟空间便于沟通,比多年以来的电视教育更容易互动交流,被用于边远地区的远程教育培训,这是网络教研的最初形式。

近年来,随着网络产品的不断开发,越来越的网络交流形式被运用到教育培训交流中,比如:QQ群的互动交流、教研公共邮箱的运用、教育论坛的开设、博客网站的推广等等。这些网络交流产品各有特点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们的喜爱。但是目前这些产品大多似乎还是作为一个“爱好”在很小的群体里运用,没有形成较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也就是说,网络教研还没有发挥应有的网络辐射功能。

目前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的有:山西省制定了《山西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指导意见》,拟构建区域性教研网;上博客,做教研——海南省网络教研新探索;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开展“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等。网上偶见一些有关物理网络教研的零星文章,但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网络教研大都比较肤浅,缺乏系统性研究。

三、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新课程背景:新课程是指按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开设的课程,新课程背景指重庆高、初中已全面进行课改,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正在被全市教育干部和教师所接受并用此新理念指导和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大环境。

物理教育:指在《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中学物理教育,达成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涵盖了中学物理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和客体,如物理教材的使用、物理教师的成长、物理教研组的建设、物理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等等。

网络教研:指依靠物理青蓝网提供的平台进行的物理教育教学研究、城乡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物理教育城乡统筹研究等等。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

1、建立、发展和完善“物理青蓝网”。依靠“物理青蓝网”提供的平台,实现团结全市物理教师,促进学习交流;实现推动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形成生动活泼的教研局面;创新教研方式,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快速向库区和山区幅射。把“物理青蓝网”建设成为立足重庆、面向全国的一流的中学物理教育网站。

2、通过网络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物理学科教育如何均衡协调发展,如何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物理教研网络,打造区域网络教研共同体,构建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网络教研体系,促进校本教研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大面积提高我市物理教学质量。

3、培养、锻炼一支高素质的中学物理教师队伍。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建“以人为本”的信息化教研新体系为主线,以促进网络教研与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加强网络环境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找到教师水平自我提升的途径、策略和方法,建设一支积极进取、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教师队伍。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十六大关于“教育是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教学研究水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教育的信息化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推广与运用密切相关。因此,视听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本研究课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新知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5.现代教学结构理论: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最大可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6.校本教研的理论:教师个体的实践与反思是实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同伴的交流与合作是实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标志与灵魂;专业人员的有效参与是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可持续、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内容的基于通过课题研究所构建的城乡一体化的物理教研网络平台——物理青蓝网,来探索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新型教研工作方式,探索在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物理学科教育如何均衡协调发展,以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核心,推进我市新课程改革的跨越式发展。

具体研究方向(子课题)有:

1、建立、发展和完善“物理青蓝网”,把物理青蓝网建设成为立足重庆、面向全国的一流的中学物理教育网站。

2、探索在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如何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物理教研网络,促进物理学科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研究。

3、利用网络开展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构建新课标公共资源库。

4、开展《学案导学》,建立网上师生互动平台,利用网络开展中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成果展示的研究。

5、应用物理青蓝网平台,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研究。构建服务于全国、市、区(县)、学校、教师五级中学物理教育信息发布平台;构建市、区(县)、学校三级教改、科研典型个例和成果交流、宣传平台。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组织各种教研活动、交流活动、评比活动、互动活动,通过活动,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通过活动,收集和提炼城乡教研整体推进、城乡教师公平发展和城乡教育质量均衡协调发展的方法、途径。组织网站建设与维护的兼职队伍,完善“物理青蓝网”网络教研平台的职能,总结和提练网站管理和信息上载程序的经验。推荐老师的教研论文、学生的研究论文在青蓝网对应栏目上发表。在青蓝网上设置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开展师生跨校、跨区县学术交流。实现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间无障碍交流与学习,促进共同提高。

2.文献研究法

收集国内、外关于网络教研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家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政策、法规,检索、查阅教育理论书籍和网络教研前沿研究动态,准确理解网络教研的作用、特点以及活动模式,夯实网络教研理论基础。收集物理课改的新方法、新动向,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意义和内涵,正确把握中学物理教学的本质,关注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过程和细节,从国内外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探索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新走向,并坚持以研究课堂教学为教研工作的主题,进行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前沿性研究。根据新课程对教师发展的要求和中学教育物理学科教学的具体任务,开展对网络环境下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发展模式、网络教研运行和管理机制及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等进行实证性研究与实验。

八、课题研究步骤及任务

第一阶段:准备、申请和启动阶段(2010.10-2011.6)

1.建立物理青蓝网站,通过配合中国物理学会组织第九届全国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与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中学分委合作组织全国农村物理教师论文大赛试运行物理青蓝网,制定网络运行、管理的一般制度。

2.组织课题研究的核心队伍,开展课题前的调研,初步确定研究方向,明确分工,进行必要的课题组成员培训。

3.完善课题理论准备;组织查阅以前相关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资料。

4.撰写的“申请•评审书”,进行课题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研究、实验、初步成果收集阶段(2011.9-2013.6)

1.批准课题拟立项之后,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会。

2.实施课题研究。

根椐课题研究目标,突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研组建设、推动课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研究方向,基于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多个评比活动:一是青年教师成长故事评比活动,在青蓝网“青蓝才俊”栏下,表彰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二是开展全市中学生物理科技小论文评比活动;三是开展全市优秀物理教研组评比活动;四是开展全市优秀教学案例(课例)评选;五是网络教研先进物理教师评比活动。

落实各个若干子课题的研究。通过与参研单位和参研人员的协调,分门别类开展“利用网络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成果展示的研究”,“利用网络,开展新课改背景下的命题研究”,“应用青蓝网平台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研究”, “应用网络构建公共资源库研究”,“开展学案导学,建立网上师生互动平台研究”,“应用网络构进行物理教育教学的专项调研研究”等等。

收集归纳资料,提炼研究成果,撰写各项评比活动和各个研究方向的究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9-2014.6)

1.撰写结题报告。

2.编辑包括论文集在内的多种文集。

3.成果鉴定,结题。

第四阶段:成果运用推广阶段(2012.7-    )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把“物理青蓝网”建设成为重庆市物理网络教研、全国物理大型活动宣传与交流的平台。

2.建立并逐步完善教研制度,形成群体行动-团队协作-专业引领的研究网络;缩小城乡物理学科教育差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改革总目标。

3.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实现教研方式的转变。

4.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经验汇编(网络教研经验、网络研讨案例、教师成长案例、论文等);优秀录像课例、课件光盘等。

5.城乡一体的网络教研体系,边远区县的一批获得长足发展的教研组、优秀教师,网站工作制度,网站在全国的影响力等。

6.建立新课标精品资源库,开设“名师在线”专栏和网上“同步课程”。

十、实施课题研究的保障

1.强有力的研究团队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市教科院、区县教科所、教师进修学院的物理教研员和重点中学、一般中学的教师组成。这个课题研究团队,职称上有研究员级教师、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有市级骨干教师,区、县级骨干教师等,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研究能力,不少教师独立主持过市、区、县级科研课题。

课题研究离不开教育专家的指导,为此我们聘请了重庆市老专家唐果南先生、汪勃先生、徐渝生老师为我们课题研究的顾问。

2.组织落实

该课题研究在市教科院领导下,由教学实验研究小组具体抓落实,选拔配备科研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人员组成课题组的主研人员,在课题组中进行必要的工作分工和责任划分,确保课题研究的组织落实。

3.思想落实

自始至终狠抓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强化科研理论的培训。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理论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先导。具体研究做到四个落实:时间落实:集中课题组成员学习并交流讨论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每学期两次,平时不定期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资料落实:利用网络为广大参研教师即时提供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经验,做到每学期一次;方式落实:对课题设及的每一个具体问题做到研究方式落实,如采用问卷调查,是在某个点,对某个群体进行纸质问卷调查还是再大的网络空间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在实施前都明确具体的方式;结果落实:课题研究每一阶段工作完成后,这个阶段的结果归纳整理落实,使最后结题时,过程材料丰富而不失落。

4.管理落实

(1)严格课题实验研究过程的管理。每一阶段都要有周密的计划、明确的任务,严格落实,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进行,保质保量落实实施方案。

(2)严格课题研究成员管理。明确分工,任务驱动,按贡献表彰和奖励课题组成员

(3)切实落实课题研究的总结、验收、评价的管理。

(4)做好课题研究经费的计划与管理,保证经费使用账目每笔清楚。

5.经费保障

通过重庆市教科院的大力支持和课题组参研单位和参研人员的努力协调,课题研究经费得到保障。

2011-12-27  修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