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2
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培训 >> 重庆市级高中物理培训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培训心得
重庆市级高中物理培训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培训心得
上传时间:2015-01-06 11:49:33 点击次数:499 次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培训心得  

长寿中学   吴书平  

2008年离开大学校园后,我便不再有安心学习的日子,匆匆忙忙进入了工作岗位后,不停的向前辈们学习着教学技能,踏实的进行着知识储备。就像阮老师说的那样,经过几年的磨练,我的专业技能自我感觉已经不错。直到这次学习之后,我发现,我才刚上路呢。  

为期10天的学习看似短暂,却收获颇多。1118日报到后,对接下来的10天学习,充满着期待,期望着能向大师们讨点经验,能向名师们学点技能,所幸的是,目的都达到了。  

第一堂讲座是唐教授给我们讲解,已经年过70的唐教授已经是满头白发,却对物理仍情有独钟,他的讲座题目是《物理教学本源的一些粗浅思考》。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一直在教,却很少去思考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高考得到很高分数吗?是为了完成一份职业吗?还是为了教物理而教物理?唐教授给了我们清晰的答案,我们不应该为教而教,学生也不应该为学而学,物理是一门科学,我们学习物理就是要懂得科学的思想方法,懂得科学对待知识的态度,知道科学进步的源泉,受过科学思维的训练,对科学的价值有自己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教物理才显得有价值。教物理不是一堂课能够完成的,理解物理也不是一时半会,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不是刻意强调方法,不是刻意强调价值观,不是刻意给学生灌输科学家们的英雄事迹,我们的目标是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物理。  

阮老师的讲座也让我收获颇丰,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几个阶段:技能经验艺术哲学信念。我当即对自己作了一个判断,我到底是属于哪一个阶段呢,曾经以为,我已经过了技能成长的阶段了,也差不多过了经验成长的阶段,在慢慢向艺术的阶段靠拢。其实技能的成长时期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在一个好的教师团队里,再加上自身的不断努力,也许成长便会非常快。现在,我自认为自己在技能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每一个成功的人士背后,都有一颗永不磨灭的心。阮老师提到的课堂教具制作,我非常感兴趣。在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很喜欢去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教具去捕获学生们的兴趣。他提到了朱正元先生的观点:他提出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思想,不仅是为解决仪器不足的问题,而且是为了让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他对演示实验提出了简单、明了、尺寸大的要求,一时没一个学生都能见到现象和更好地突出事物的本质,他还身体力行,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实验,他还带着自己设计的自制教具,走遍大江南北,给中学和高师的教师作了十分精彩的演讲,提高了教师们的观念,开阔了眼界,推动了全国物理教师的自制教具研究的热潮,培训了一批热爱实验的物理教师,为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自制教具和实验教学奠定了基础。朱正元先生对物理实验的思想观念,不仅对我国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国际物理教育界也有一定的影响。  

周所长的讲座让我感动,他对物理试题命制的研究,对物理教学的思考,让我陷入的沉思。回想自己也大大小小命制了很多卷子,也喜欢在编写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的一些发现。却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些内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复杂而艰难的工作,不能把它等同于某种知识的传授或某种技能的培训。创新能力的培养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创新精神不可能简单地、清楚地归结为甲、乙、丙等几条,只要掌握了或严格按这几条去做了,创新能力就自然具备了。试题是否有利于考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在于试题的形式,而要看试题的内容。近年来,人们研究并设计了许多新题型,如综合能力测试题、研究性试题、探索性试题、信息题等等,其中有些试题比较有效,有些试题可能流于形式,起不到考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考生显示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今后的试题命制中,我将进一步提升试卷的质量。对于周所长,我已经潜意识把他当做了我的偶像,他对待学生,对待同事,对待同仁的态度。我对他的评价就是:睿智、感性、理性。  

对于听的十多节展示课,每位老师都表现得非常好。不同学校,不同老师都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物理教学的灵活性的体现。物理教学本因这样,不能使用一种固有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知识,教学方法就应该有所改变。西师附中的吕桂芳老师的高三复习课,她提出了几个步骤:我忆、我猜、我学、我疑惑。把一堂课有机的结合了起来,让课堂高效,活跃,形态丰富。她还要求学生开展大家来找茬活动,让学生互助,展现自己的物理思维过程,效果非常好。对于重庆八中王欢老师的课,也让我对物理课的教学目的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讲解,以往的课堂中,我们没有必要对质量的单位进行讨论,但是王欢老师从质量的定义入手,解决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本质,解决了牛一、牛二的关系。并且他大量引入了物理学史,让学生对物理学有了一个深入了解,听得我是目瞪口呆。精彩的课堂有很多,来自彭水县的王怀国老师做了一个精彩的总结,他用树的枝叶,树干,树根来形容不同课的内容。当然所体现出来的方式,美感各不相同。  

这一次物理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让我有了一个蜕变。我不再觉得沾沾自喜,不再闭门造车,不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物理课不应该只是一堂死板的课堂,也应该有欢声笑语,也应该让学生兴趣盎然。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让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却全在我们物理老师。突然间,我觉得我的责任好重大,任务好艰巨。但是,如果我们能有唐所长那样有追求物理学真谛的坚定信念,我们就会把教学当做一种思想的传播,一种文化的传承。物理学不只是知识,还是哲学,还是文化,我们能从中获得朋友,得到尊重。精彩之后,回味无穷。物理大家庭,有人正在无私的进行着思想的传承,我们何不欣然赴约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