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的参与也必定带来收获和感悟,重庆市2019年初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在万州和永川两个赛场举行,来自全市各区县共50名选手带来了50堂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在重庆双福育才中学初中物理教研组长李鸿老师的带领下,重庆育才中学初中物理教研组的部分兄弟姐妹附永川观摩了此次盛会,观摩课堂,研讨反思,教具展评等等系列活动,思维在不断碰撞,给参会老师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发,赛课虽然已经结束,但这次盛会带来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深远!
观摩感悟1 重庆双福育才中学初二物理组李露老师
感谢有幸观摩重庆市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的机会,每一堂精心打磨的教学课都令人回味。或是教学流程的巧妙设计,演示实验的精彩呈现,探究实验的精心展开,或是科学思维的碰撞绽放,科学探究的智慧生成,令人惊叹于物理课堂的魅力。
生活处处皆物理,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这就是物理学科的价值。正是生活现象的有趣、有用,蕴含“未解之谜”,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无论是视频素材、演示实验,还是神秘的魔术,精心设计的课堂引入是调动整堂课的重要开端。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确定新知的生长点,设计一条清晰的线索利于学生课堂思维的展开。郭老师的课由最常见的浮沉现象,结合“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分析受力,分析得到物体浮沉的条件。由此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展开应用与探究,学生尝试分别改变重力、改变密度、改变排开液体体积的方式实现物体的上浮或下沉。精心设计的挑战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并不断改进的思维过程,更是间接体验潜水艇、密度计、轮船等的实际工作原理。遵循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一切探究成果的生成、物理原理的揭秘都是自然而然。期间,育人无痕,首艘国产航母、“蛟龙号”潜水器等最新科技,乃至历史发展更是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正是物理学科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物理课堂的精彩还在于演示实验的美。无论是模拟潜水艇注水放水过程的明显效果,还是密度计改进后的更科学合理,三色液体的美丽直观,各位老师都巧借生活不同素材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这些实验服务于课堂教学,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有效获得,更是物理学科情感的体验。
观摩感悟2 重庆双福育才中学 初二物理组 刘莉老师
春雨沥沥,在李鸿老师和李建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我们有幸来到美丽的永川中学观摩学习此次重庆优秀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也使自己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能适时的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教学情况。
这次学习收获很多,听了很多优秀青年教师的优质课,能看得出每一节课的背后都是许多老师智慧的凝结,是参赛老师辛勤汗水的付出,每节课都有亮点,归类大多数老师的亮点,其一是老师善于改进实验器材,让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点变得直观易懂,尤其是对比实验的同台同时展示,更是给孩子们带来强烈的视觉上的冲突,本以为教材上的实验器材就是最好的,在这次学习时,我能看到很多老师对教材上实验器材的进一步改进,有的是用的身边简单易寻的物件来改进,让孩子们觉得物理真是来源于生活更接地气,有的是用比较现代化的器材,让孩子们感受科学的魅力,感受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体现人类智慧的发展。
亮点二,教学设计的逻辑性,一节好的课,让孩子和老师都感到舒服的课应是行云流水,天衣无缝的。而做到这些,需要每个知识点的环环相扣,和过渡自然,应有非常缜密的逻辑性,每节课得有非常鲜明的主线,要发散得出去还能收得回来,我是觉得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你得先说服自己,多问自己为什么呢,为什么有它呢,为什么学它呢,学了有什么用呢,它一定是正确的吗?如果一个知识点你连自己都不能完全说服自己,你是无法让孩子彻底明白你在表述什么的,面对孩子的追问,和奇奇怪怪的问题,你也就容易惊慌失措。
亮点三,重难点的突破,想他人所想,做他人所想。每节课都有这节课的重难点,突破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用实验突破的,有用启发式的追问突破的,有深入挖掘式突破的。这次听课使我印象较深的就是我们育才中学的郭老师,对自制密度计的一个讲解,为什么人类发明了它,怎么发明的,原理是什么,怎么改进的,有什么局限性,让孩子们对密度计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用密度计解决很多浮力的题型,这样的讲课方式,如果长期渗透在平时教学中,我相信教给孩子们的不单单只是密度计,会让孩子体会任何东西的来源以及他的发展,体会任何事并非一蹴而就,任何事也都是有两面性的,我觉得用这样的方式教学,孩子收获得可能会更多。还有一中老师的关于浮力和物体浸入深度的关系的研究,要研究一个问题就把他研究透彻,你透彻了孩子也就明白了。
感谢每一次的学习的机会,学习他人优秀的地方,再结合自己的教学而做出改变,我相信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变中,你的教学才能与时俱进,你的学生们才会受益良多。而使孩子们受益更多应是每个老师最大的心愿!
观摩感悟3 重庆双福育才中学 初三物理组 田瑶
非常有幸能够参加在永川中学举办的2019年重庆市初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赛决赛闭幕式暨中考复习研讨活动。首先观看了本校教师郭章渊老师的赛课,从郭老师的课堂中收获很多,郭老师的教师仪态自然,亲和力十足,课堂设计很棒,各个流程环节都很完成得很顺畅。每一环节都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来让学生自己亲自去感知浮力的浮与沉,这样的方式比教师的口授效果要好得多,而这也让课堂真正的变得有趣。同时自己也观摩了其他学校教师的赛课现场以及认真听了现在专家们的精彩点评。
通过这次学习发现,一堂优质的课离不开教师背后的辛勤付出和精心准备,也离不开一个团结友爱群策群力的“大家庭”。反思自己的课堂,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和学生学情的准确分析,物理的课堂离不开实验,实验是探究的基础也是寻求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在课上应多重视实验,也可通过实验来提升学生们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物理学科的学习不是单纯性的枯燥无味,初中物理应是多彩多样,初中物理课堂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