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3
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培训 >> 重庆市级高中物理培训 >>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听课心得
重庆市级高中物理培训
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听课心得
上传时间:2010-12-02 16:39:18 点击次数:3765 次
                 武隆县鸭江中学 丁洪彬
  
  2010年11月22日至24日,“第九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重庆举行。我有幸在天宝中学观摩了15位初中物理教师活泼的课堂,收获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全国各省市出类拔萃的物理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觉察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不足。
  优秀选手们的课,深深折服了在场所有的老师,让人听来,深深感叹!在本届大赛上,各位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翔实的课内外资料,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授课中充分利用动态语言和身体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进行科学探究,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十几位教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们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新课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点拨规律条理化、练习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上课的15位教师都有很强的个性特点,他们分别以人教版教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浮力》、《浮力的应用》、《机械效率》、《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进行了教学预设,每堂课都有本身独特的教学特色。此次的赛课让我深刻感触到什么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在物理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感觉到参赛的老师并没有花许多精力来对课进行外在的包装,而是在如何挖深教材,讲透教材上花费很多精力。他们都能创造性运用教材,很灵活地处理好课堂生成,运用"探究——体验"教学思想,注重了师生的感情交流,问题的提出注意层次感,表现了学生的主体介入,能够展现出创新课堂教学的特征。在这15节课上,老师们准备了大量的教具、学具,恰当地使用了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多媒体课件,大大加强学生对科学的探索追究与体验认识,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总体来说给我印象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1.环节过渡,精!
  参赛教师的基本功过硬,各教学环节,虽形式各异,看似无法,确有定法在其间。每一个教学环节处理得环环相扣,过渡极为自然。尤其是山西省实验中学的王蕊芬老师和河北省石家庄市第40中学马剑老师更是以自然大方的教态、流畅悦耳的教学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赢得了在场所有老师的称赞!我觉得听这样的课就是一种享受,学生上这样的课就是在好奇中求知:在层层悬念中不断探究、在自觉探究中获取难忘的知识。
  2.启发质疑,实!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的疑问,教师能灵活的处理,说明课前下了功夫,而且教师点拨时,语言中的启发性,引导性,能启迪智慧,没有暗示,又十分恰当!研究问题的过程和结论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念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真正是用真实存在的问题,即真问题来串起一节课,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激荡。如安徽省芜湖市天民中学的桂小琴老师和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香市中学的朱慧瑜老师在教学中关注了全体学生,所举实例来自生活,所设计实验贴近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了知识。
  3.学习过程,趣!
  那些有趣新鲜的实验,确实让学生们快乐起来,热情高涨起来。许多老师根据所教内容,设计了适当的自主探究实验,让学生边学边实验,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下,逐步对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学生真是学在乐中,乐在学中,我听课仿佛进入了神奇的殿堂。怪不得,满满的听课老师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尤其是江西省赣州市第二中学的陈源樟老师在《浮力产生的原因》时,让学生用两块竹片、四支短蜡烛、一个塑料袋、少许粘胶制作了一个孔明灯,使学生体验到了气体中也有浮力,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掀起学生课堂探究学习的高潮,师生互动真的很巧妙。
  4.教具创新,巧!
   观看讲课老师们改装或自制的教具,感到他们真是费了心机。所用教具紧扣课题,引人入胜,效果甚佳,让人无不称奇。甚至有些老师借来研究,还有的请教问询。如吉林省吉林九中的曲旭老师用汽车降温剂巧妙地让学生观察到了小冰晶,福建省福州时代中学的吴瑕老师用改进后的弹簧测力计来增强了教具的可视性等。特别是24日下午在杨家坪中学举行的教具展,那些设计精巧、实用性强的各种教具更让人无比震撼。
  特别要说的是来自澳门濠江中学的黄雪玲老师在授课中特别注重了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解决,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回来深思,细致归纳,心有感触,得出本次赛课教师的八个共同特点:
  1.精彩的导入设计,紧扣课题,激情引趣。
  2.符合教学内容、切实可行的探究实验。
  3.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4.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重点突出——实,难点突破——巧,教学效果——优。
  5.课堂教学生成三种声音——学生的质疑声、惊奇声、欢笑声
  6.合理、科学的分配教学时间。
  7.课件的制作精美、实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8.好课都体现了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巧妙的“引导、点拨”的新课标思想。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身边器材进行探究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2010年11月26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