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3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 >> 各地物理信息 >>准确把握新课标 提高教学有效性
各地物理信息
准确把握新课标 提高教学有效性
上传时间:2012-10-06 09:57:24 点击次数:3169 次
  

2012年9月15日,巫山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教师培训在巫山初级中学落下帷幕,来自全县100多名初中物理学科教师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的目标是“准确把握新课标,提高教学有效性”。

此次培训由巫山县教育委员会组织,巫山县中小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员向奎老师主持。

9月15日上午由巫山县教研室物理教研员向奎老师对新课标作了剖析, 其主要观点如下:

一、 新课标相对实验版更人性化

一是对标准中的行为动词了解、初步了解这些教师教学不易掌控的要求统一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这样教师在教学中的目标确定会更明确,评价会更到位。二是新课标根据物理学科特点重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新增加演示实验8个、学生实验20个,真正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实验性。三是注意加强了与实际结合,新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在原来的16个基础上又增加了7个,总比例达33.8%,使物理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宗旨得到了更好的落实。

二、新课标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重视知识的探究,很多物理知识都要求学生亲自探究得出,因此转变学生学习中的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教师教学中应经常采用的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得到发展。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

三、新课标更注意了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标注意了城乡差别,很多要求既照顾农村地区条件不足的学校也兼顾了城市条件好学校学生的学习目标。新课标强调“面向学生”,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每位学生学习都有所得;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也兼顾了学习能力高的学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四是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教师要在引课上用简单实用,现象明显的来源于生活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爱心、宽容心对待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喜欢动手的兴趣,多让学生动手,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每位学生才能有所发展。

四、新课标更重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

物理是一门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学科,尤其是初中物理,许多知识点都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简单的演示实验来展示。这些小实验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学生在观看以后,不仅能加深对相应知识的印象,还能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创设学习物理的教学情境,便于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愿望;提供感性素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认识规律;通过观察和思维训练,不仅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还能更好地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提供典型示范,为学生训练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创造条件;有利于用教师的情感、思维方法和科学作风等,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学生。学生实验新课标也做了单独要求,新设学生实验20个,学生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实验过程,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五、新课标更能引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修改后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物理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六、新课标重视多种方式的对学生评价

要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评价的过程,及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才是有效的,教师在教案的预设过程中要进行评价设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要求我们改变将纸笔测验作为唯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的现象,运用多种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除了纸笔测验以外,还有访谈评价、问卷评价、小论文和表现性评价等。学生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原则,确立“学生评价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理念,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要大胆革新,与时俱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9月15日下午由巫山初级中学物理教研组长刘大庆老师对修订后的教材作了解读:

一、关于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的修订

1、原课标科学探究能力中的“交流与合作”修订为“表达与交流”。

2、对原课标“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的部分条目也做了微调。

3、原课标有两个科学探究案例,删去了其中一个案例,补充了两个。

4、明确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有20个:(1)基本操作类:7项;(2)测定性实验:4项;(3)探究性实验:9项。

二、关于内容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修订

这次保留了原课标中的一级、二级主题,主要针对三级主题内容进行了修改。

1、删去原课标中的“认识”、“初步”等行为动词。

2、不再使用“初步认识”、“大致了解”等说法,而是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

3、把原条目“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的说法细化为“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4、删去“能从生活或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5、在“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中删去了“颜料混合”有关内容。

6、增加了“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7、增加了“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8、增加一些强调探究过程、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的条目。

三、降低要求的

(1)原来是“理解”,修订后下调为“知道”;

A、关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修订后只要求“列举”,不再强调“说出特点”。

B、“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四、提高要求的

(1)焦耳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3)平面镜成像、(4)阿基米德原理

五、表述上有变化的

(1)如:“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改为:“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删去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另外,刘大庆老师对新教材的具体操作还作了详细说明。

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

1、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新教材的编排对现行教学有何影响。

3、在新课标和新教材下如何提升教学效果。

此次培训,促进了教师对新课标精神的深刻领会、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入理解,也必将持续推进新课标新教材的有效实施。

刘德春   报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