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3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成长故事 >>C034且行且思——青年物理教师成长故事
成长故事
C034且行且思——青年物理教师成长故事
上传时间:2011-08-30 17:26:20 点击次数:4344 次
  

且行且思——青年物理教师成长故事

C034 谢敏 重庆市清华中学

不知不觉,进入教师这个职业已经一年有余,人生的经历又多了一些,但要说成长,自己都觉得有些言过其实。然而,细数这一年多来不多的几件事,还是有些微的感想、体会与收获。

一、初次步上讲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10年春,机缘巧合下我进入清华中学,担任高2011级文科两个班的物理教师。步上三尺讲台,面对台下数十双眼睛,心情是忐忑而激动的。激动,是因为终于成为了老师——还记得小时候一个人在家里扮老师时的兴奋,还记得课堂上望着老师渴盼着知识与智慧时的专注,还记得因老师三言两语的点拨而豁然开朗时的雀跃……而从此,是否也会有专注而期盼的目光注视着我?也会有人因为与我的对话和交往而有所收获?也会有人在人生道路上因为想起我而感到一种精神力量?而尤其,这一切的可能性都是自己通过不断的努力、经历过失败和挫折终于取得教师资格证后才得到的,这便更令我满足和高兴。忐忑,则是因为不确定自己能否扮演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角色,毕竟,教书育人是如此地责任重大,而非科班出身的我对于教学工作又处于摸索阶段;还因为隔自己的学生时代比较遥远了,害怕把握不了高中生的知识程度、水平和心理,加上又是中途接手,自己和学生都还有个彼此适应的过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正式上课之前,我预先私下里向授课班级的个别学生了解了教学进度,其后便开始仔细阅读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上网查阅相关的教案和资料,理会其逻辑和思路,通过对比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教学详案。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虽然课堂上我仍然显得有些生硬和不成熟,但这教师生涯中的第一堂课总算也无风无浪地度过了,当然也感激学生们的宽容给了我勇气,最终顺利地迈出了第一步。

二、新入职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柳暗花明又一村

时间进入到2010下半年,我开始接手2012级文科班的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炼,这时的我对于步上讲台不再如当初一般忐忑,然而由于文科对物理学科要求不高,学生又多是因为高一时的学习挫折才选择了文科,因此多数学生存在心态上不重视、心理上畏难、课上课下得过且过等情况。教学是一种双边的活动,师生双方的反应影响着课堂的质量和彼此的情绪,在学生懒于反应的情况下,我的教学激情逐渐被消磨,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更是感到怀疑,这种沮丧的情绪一直影响着我,令我觉得走入教室是一件痛苦的事。就在这时,学校开展了新入职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研组要求我必须参加。为此,备课组一起讨论研究了教学进度、决定了参赛课题,辅导老师刘老师更是对我进行了全程指导——教案和课件的修改、演示实验的准备……而重要的是,刘老师认真的态度教育了彼时情绪低落一心只想应付的我。在他的带动下,我提起精神认真准备。很快,我进行了第一次试讲,并邀请了教研组其他老师来听课。课后同事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课件的调整、学生活动的安排、教学时间的控制到语言的把握。虽然只是课间十分钟的短暂交流,却给我下一步教学设计的调整指明了方向。然而这时,距离正式比赛,只有一天多的时间了。为了争取时间,我和刘老师放弃了午休一起继续讨论,当天又接着试讲了两个班级。就这样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试讲,接连两天,我一共试讲了八个班级,背了四五篇讲演稿,到晚上的时候往往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了,但是看着一堂课比一堂课效果好,跟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一次次增多,心里却渐渐涌出一种满足感。正式比赛那一天,我紧张亦从容,圆满地完成了这堂公开课,获得了评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并进入决赛。

如果说初赛是教育了我不管什么时候都一定要坚持认真对待教育教学工作,那么决赛,则真正让我体会到了课堂上师生共融的幸福感,和随之而来的成就感。决赛准备的过程,与初赛并无二致,非要说区别,大概就是时间上不那么紧张,心理上不那么茫然。然而频繁地调整教学设计也令我感到有些困惑,这时候,仍然是教研组的同事们和指导老师刘老师帮助了我。最后,大方向上,我采纳了当时教研组李组长的提议,教学过程设计上,我听取了刘老师的建议,加上其他老师就各种具体问题的指导,到了真正赛课的时候,课堂效果出奇的好,达到了刘老师之前提过的“一波三折”的效果。看着学生们循着预先设计的问题逐步深入地思考,跟着我的引导慢慢踏入“陷阱”,在“真相”被提示时或惊或喜,这种调动起了学生积极性的成就感一直包围着我。直到课后,我仍然忍不住内心的愉悦。虽然最后我的成绩并不算理想,然而,跟学生的这种“对话”却真正激励了我,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也感谢一路以来给予我实际支持的实验室老师,她们的帮助,使得我两次赛课演示实验的部分都相当成功。

三、社团活动——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0年底,新任教研组长王组长牵头,集合了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三位年轻老师,筹建了本校第一个物理学科社团——“物理大篷车”社团。由于此时临近学期末,社团只开展了两次活动,由王组长和黄老师各主持一次。到了2011年初,社团又划分为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我和另一位黄老师负责高一年级的部分。自此我真正开始接触社团工作。开学第二周,我们举办了一次 “高空坠蛋”活动。这个活动项目内容十分简单,就是想办法让从十几米的高空坠下的鸡蛋不被打破。由于社团工作处于摸索期,这个活动又没有开展过,学生和老师都不大了解如何具体操作,导致布置下去的让学生们自己准备材料的工作实行情况并不太好。无奈之下,只得由我们辅导老师临时准备,此时,已是活动前一天。然而,在材料受限的情况下,学生们的思维并未随之受限,在较短时间内,他们出乎意外地制作出了各种造型的护蛋装置,甚至有同学将鸡蛋放入了气球中,而这个设想因为直觉上难以实现曾被我否决过,当我和其他老师看到它被实现时,都忍不住惊讶了。当学生们的作品纷纷从科技楼落下接受考验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兴奋和轻松,而这些表情,平常是很难在课堂上观察得到的。也许,这就是真正的“益教于乐”吧。同时,在这次活动中,我也体会到了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的必要性和效用性——学生的创造力真是不可小视的!

这些经历,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笔财富,未来的日子,我将会拥有更多财富。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行”和“思”的基础上。且行且思,相信再过几年,我也会真正成长起来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