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光临物理青蓝网!今天是 2025-05-04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 >> 重庆物理信息 >>在重庆市青年物理教师优质课大赛闭幕会上的发言
重庆物理信息
在重庆市青年物理教师优质课大赛闭幕会上的发言
上传时间:2014-05-09 18:19:14 点击次数:278 次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我是本次大赛的一名选手,来自北部新区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的唐梓倬老师。

    今天能够作为选手代表在这样盛大的会上发言,这辈子也恐怕只有这一次,所以我感到万分荣幸。首先我十分感谢这次大赛组委会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能够给我们年轻人提供这样一个展示自己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在准备和比赛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成长了许多,也享受了许多。这次比赛也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认真和精益求精的品格是何其珍贵,团队的力量和科学的魅力是何其伟大。

首先我谈谈作为听课教师让我感动的一堂课。

我在听完7日上午第二节37中一位老师所讲的《动量守恒定律》一课后,心情一直难以平复,于是听完之后随即写就了以下这些文字。我仅从个人的感觉出发谈谈我最想说的。不当之处请各位在场的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关于这堂课,我不想说它是如何环环相扣,行云流水,也不想说它是如何逻辑明了,思路清晰;我不想说它是如何语言凝练,亲和自然,也不想说它是如何设计精细,效果显著。我只想说,随着课堂最后视频中那个油桶爆炸的一瞬间,我的心与之一样,沸腾了,震撼了,就仿佛刚看过一部好莱坞大片走出影院时,心久久难以平静。

这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柔中带钢”,最后“直击心脏”。它没有豪华的开场,在平静中开始,慢慢地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为之感染,为之吸引。就仿佛你在品一杯上等的红酒,刚喝时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像普通的甜酒。可是不知是三口过后还是五口过后,你慢慢感觉原来你早已醉了,你已经完全被带进他所营造的世界了,根本无力抗拒。

他看上去很年轻,但却像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在给孩子们讲述他年轻的故事,曾经的刀光剑影,曾经的血雨腥风,一切只在老人那不温不火不紧不慢的言语中,听上去很宁静,感觉起来却历历在目。课堂像湖水一样的平静,像小溪一样地流淌,但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这股悠悠的河水已经在大海中激起了万丈巨浪。

总之,我被他感动了,你们呢?我感动于他的沉稳内敛,感动于他的胸有成竹,我感动于他的不温不火,感动于他的不紧不慢,我感动于他娴熟的刀功和纯青的火候,更感动于科学可以在四十分钟内绽放得如此绚烂。我还感动于他像医生一样解剖科学,像导演一样在演绎科学,像大厨一样在料理科学。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如果我是一位女孩儿,我会瞬间爱上他的,你们呢?

 至今我没有跟老师说过一句话,我也是这次比赛的选手,作为竞争对手,我本不该对他如此的大加推崇。但感觉让我真心地佩服他。刚才这段文字是我在听完之后立即写就的,也只有那种新鲜出炉的感觉才能让我尘封了很久的文思如泉水般喷将而出。大家看(拿出当时写的文字),这潦草的字迹似乎还回荡着当时我内心滚烫的温度。

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老师之所以会让我如此感动,因为他有一种无形的气场。他是用气场感染了学生,感染了我,学生和我慢慢地进入到了他的世界,进入到了知识的世界。对!这就是气场,一种源自于自信的气场,不慌不忙,一切尽在掌握。所以我觉得,我们在上课时,气场很重要。作为物理老师的我们更深知场的作用,场是无形的,柔软的,但却总能让进入其中的物体或电荷受到力的作用,要是学生被我们深深地网住该有多好呀。我也反思了我上课的风格,我喜欢用幽默去逗乐学生,用创意去迎合学生,用激情去冲击学生。但激情毕竟是短暂的,而气场却是持久的。就像我们成年人都深知激情之后,生活终归是要回到平静的。这时的平静你唯有用气场去作用,持续的场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一定会在学生心中激起一场风暴。就像一部温情的小说,迟早会把你看得痛哭流涕的。老师他做到了,我想我们也可以做到。我不会放弃激情,但我一定会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构筑我的气场。

另外我也想谈谈我对我的课的一些困惑。

我在7号上了一节课《动量和动量定理》,我采用了拟人化的设计,把动量和冲量看成了一对情侣,“牛二”是月老,动量定理是儿子。当是我做这样的设计,是因为我想到了他俩确实有很多情侣的特征:他俩来自同一家“单位”,又有“牛二”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在一起后就可以推导出一个新的生命——动量定理,并且由动量定理可以得出动量是完全按照冲量的意愿在改变,就像当时我说的“动量总是被冲量牵着鼻子走”。因为近段时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很火,我还用都教授和千颂伊来代指他们,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最初不少老师,觉得这样设计破坏了物理的严肃性,而且在这样的大赛中很冒险。后来我改成了一个传统方案,再给学生们上,学生们表示还是第一种好。我校的一些年轻老师以及我区教研员、我的指导老师、我校校长也鼓励我用第一种方案,于是在比赛前夜我果断选择了最初的方案。初生牛犊不怕虎,就算失败了,我也要把我对这节课的思考和理解与大家分享。其实这样设计,我也是因为受到去年在育才中学举办的物理年会上的一节课《划时代的发现》的启发,那节课老师化身一位学者把电磁学的发展历史娓娓道来,生动形象。我当时很震惊,原来物理课还可以创新。于是我斗胆对这节理论课进行了创新。在这里我也想跟评委和各位老师探讨,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可以加入这样的一些创新呢(我姑且认为吧),我很矛盾,所以提了出来。我真诚地盼望得到成长,希望专家老师们帮助我以及和我有类似困惑的老师。谢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投稿信箱 |
中国·物理青蓝网 www.wlqlw.com
Copyright?2010-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6783号-1